中国中高端轴承企业七杰

2025-04-14 DBC 德本咨询

1.苏州轴承厂

核心产品是谐波减速器柔性轴承(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),国内首家实现谐波轴承国产化,精度达P4级(径向游隙≤0.002mm),寿命测试超1亿次循环(接近日本HD水平),适配优必选、埃斯顿等机器人企业,开发自润滑涂层,解决机器人关节低温启动力矩波动问题,国内人形机器人谐波轴承市占率超50%,直接对标日本NMB。

2.洛阳轴研所

超精密轴承技术天花板,核心产品是机器人力矩电机轴承、传感器轴承,为航天科工四足机器人提供真空陶瓷轴承(耐-196℃~450℃极端环境),研制磁编码器轴承(精度±0.01°)用于机器人绝对位置反馈,光刻机级超精加工技术迁移至微型交叉滚子轴承(外径<10mm)。

3.人本集团

微型化与集成化专家,核心产品是机器人灵巧手关节轴承、微型深沟球轴承,创新方向含3D打印轴承(减重30%)用于仿生机器人手指关节、集成应变传感器的智能轴承以实时监测关节负载(类似SKF Insight)、与大疆合作开发无人机云台轴承(抗振动性能提升40%)。

4.哈尔滨轴承

高刚性精密轴承见长,核心产品是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轴承、交叉滚子轴承,RV减速器轴承刚度达500N/μm,媲美日本THK,用于埃夫特等国产机械臂,密封式谐波轴承(防尘IP6X)则适应汽车制造场景的油污环境。

5.慈兴集团

汽车机器人轴承隐形冠军,核心产品是汽车生产线用SCARA机器人轴承,通过德国舍弗勒认证,批量供货库卡(KUKA)中国工厂,其预紧力可调轴承解决了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衰减问题(±0.01mm/10万次)。

6.秦川机床

核心优势含齿轮传动轴承一体化能力,其依托秦川机床在高精度齿轮加工领域的积累,将机床工艺迁移至轴承制造,尤其在大型风电齿轮箱轴承和机器人RV减速器轴承领域实现突破,国内首家通过DNV GL认证的7MW级风电齿轮箱轴承(直径>2米),寿命达20万小时(对标罗特艾德),独创自适应修形技术,降低齿轮啮合振动噪音(比传统轴承减少15dB),为国产RV减速器企业配套,刚性达450N/μm(接近日本帝人制机水平),虽然产品主要集中在大尺寸轴承,但证明了高端机床企业与轴承协同创新的路径可行性(类似德国舍弗勒与机床厂商的合作模式)。

7.五洲新春

精密锻件→高端轴承套圈全球隐形冠军,核心优势含材料精密成型与低成本高端化,全球最大的精密轴承套圈供应商之一,年产量超10亿件,套圈加工精度达IT5级(圆度≤0.01mm),材料利用率比车削提高30%(成本优势关键),为特斯拉电动车轴承提供轻量化套圈(减重20%),可控气氛保护热处理技术,使套圈硬度梯度波动≤1HRC(国际领先),与宝钢合作开发超纯净轴承钢(氧含量≤8ppm),电机主轴轴承采用陶瓷球+混合润滑设计,DN值超120万(转速极限指标)。通过收购欧洲FLT轴承厂,获得双列圆锥轴承设计专利(12MW海上风电机型验证中),展现了从基础零部件切入高端市场的“中国式升级”(类似日本椿中岛的崛起)。

文章首图.png

文章底图.jpg

中国中高端轴承领域近年来进步显著,部分企业已在特定细分市场打破国外垄断,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有些企业虽然并非传统轴承巨头,但凭借各自在产业链中的独特定位和技术积累,在中高端轴承的细分领域形成了差异化优势。

当下,人工智能机器人(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和精密工业机器人)对轴承的要求很高,需要超高精度、低摩擦、长寿命、轻量化,且需适应高频往复运动。中国在该领域布局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谐波减速器轴承、交叉滚子轴承、微型精密轴承等细分赛道。

亦即,中国企业在标准工业机器人轴承领域已接近国际水平,但在人形机器人仿生关节轴承等前沿领域仍需加速迭代。

(文/通达,2025年4月)

e-Mail:lab@enet16.com

【排行“i系列标准”统一详细说明】

【DBC拟定框架简介】